發表文章

圖片
  「宇宙沒有邊界,法律是否也是?」 -出自我。 在去年… 我的小公司招募攝助,想找LGBTQ的同事進來共事,而這個位子我是希望由Lesbian來負責,而此在招募條件上有所傾向找到合適的人才。 招募資料登出去,這好了!惹來了些網路撻伐。 這其中也包括了部份同行,早就眼紅我們(我司: https://www.flowering0402.com/ )而趁機踩我們在順便為自己打個廣告,排除這些蓄意而來的商業攻擊之外。 我仔細分析這些文字群,存在而後的思想為何? 就是這些邏輯依據在哪? 來者何意? 「我不明白,我一片好心,這麼被扭曲,妖魔化的這麼深?或是我哪裡沒注意到?是做錯了?還是我身處於一個顛倒的世界而不自知?」 漸漸地,我理出了脈絡… 1-這些人都是依著我國的“就業服務法第五條規定”,是用這條法律進行“清理+整肅”的朝我公司而來。(所以事件過後我做了這支: https://youtu.be/mT828-ovNzo ) 2-平權式教育。 3-將女權無限擴張的“女權自助餐份子”。 4-不分青紅皂白的仇富群體,還崇尚打破階層。 我當然知道誰是主腦在操縱這一切,一位不滿25歲的“國立某大學 Motion picture 科系”女學生。 事件發生的當下…我看著她的資料,一一的剖析著她人格和心態… 「一個在社會中…想要努力往上爬的女孩、力爭上游想要在攝影界看到她,她以“攝影師”為理想職業。不過卻因一些她自己不知道的問題,可能是外貌、思想、心理、態度、談吐…等等,有些公主病的病嬌氣息。 以致於找工作上受了不少委曲,或許她該在自己身上找出答案才對,人生是自己的要去找到打破瓶頸的那個點。 總之~她將她的一切在找工作上的不順遂轉換成對我公司的攻擊,不停的扭曲的將我公司打成為反女權+反平權。 而通常物以類聚的,進行攻擊的多半也是她的同學和她認識的人,卻都不知道真實情況為何的人(或分身帳號)。」 於是我開始了解這事件在更深沉的事是什麼? 「我自己算左派思想的人,不過沒太左,我覺得許多事的觀察偏中間點好。」 我支持女權!(開頻道/開台以來也做了不少女權相關的主題,比方: https://youtu.be/-2ijP5qlC0s )但我不支持“女權自助餐”!我認為它相等於一種罪。 「不覺諷刺?!這些為自己披上政治正權外衣的卻是行使著迫害、獵巫、濫權、欺凌、暴力的元兇。但通常他/她們口中的正

【看完後《創造安娜》的隔天我對影集的看法/字多!慎入!】

圖片
  「這個世上的任何過猶不及,都不是件好事。」 - 出自我。   有! 有!! 有!!! 我曾有想過當記者,就常覺得某些新聞事件,呈現的太表面,明明背後還有更深刻的因果關係鍊,但怎麼就停在一個不痛不癢的境界,明明還可以挖下去? 或是… 想知道這個事件中被影響最深的人,後續的故事是什麼? 這一切都出自於一股叫作:「為什麼會這樣?」的趨動力在作崇。   【 Chapter One : Jessica Pressler 】 《創造安娜》第一集 / 一開始的主戲是落在 Anna Chlumsky 所飾演的 Vivian= 現實世界中的 Jessica Pressler 。 Anna Chlumsky 被我看成是:「你 / 妳在生活週遭一定會遇過的人,有點戲劇性人格,但不討厭,而且生活不無趣,況且通常在他 / 她身上的事都很真實。」 所以 Shonda Rhimes/ 製片高明的在她的主戲前頭先放了些安娜的入獄概況,讓觀眾先快速的 review 先進入狀況,先吊一下觀眾的胃口之後,再派出這位“很像你 / 妳生活上會遇到的人”來帶觀眾進入影集的好位子上,乖乖的坐等看戲。 也就是一個魯蛇人生的開始… 「我待過冷宮的,所以很了 Vivian 這角色在想什麼。」 這個冷宮沒什麼不好,是可以幹到退休,但就像她這阿拉斯加冰原區一般,幾個同事可能都是她 2~3 倍的年紀的老前輩了,人生的未來就是可以預計的那樣。 也就是為何她執意要做到 Anna Delvey 的新聞,而不願意做“大家都在做的 ME TOO ”,這個劇情橋段是她把自己的職場生涯全賭在 Anna Delvey 這事情上頭,她不是沒有後顧之憂而要的是“突破瓶頸”。 Vivian 她在形態上也是個罪犯,也被標籤化了,被貼上“專寫假新聞的 Vivian” 。 《創造安娜》它的特色之一杜撰的成份沒那麼多,所以真實世界中的 Jessica Pressler 應該也是惹了點事。 而她還真的把她惹的事,寫進了影集裡。 只是她透過影集告訴大家, 2014 年她搞出的那條“一個叫 Mohammed Islam 的高中生,靠炒股賺了 7200 萬美金,後來被踢爆是假的”,要以自己的視角告訴大家真相為何。 也透過 Rachel 在她之前率先批露了 Anna De

【為何會笨到相信安娜是富到出油的千金?】

圖片
  我想為《創造安娜》中被騙的有錢人們,說句的知道的公道話… 1-KK Moggie在影集中所飾演不據名的亞裔高管,在接受Vivian田調時…那段劇情已透露出“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在於人脈和情報”,這個不起眼的段落是一語道破這影集的核心訊息。 2-呈1所以富豪圈更在乎”面子=愛惜羽毛”,這也就是社會中下階層所不懂的騷操作。 3-但仍在在富豪圈而還沒那麼有錢而又”力爭上游”的,而這個層級就是劇中被安娜騙倒的人們,也就是她的受眾。(所以她清楚知道她的狙擊對象) 4-為何會笨到相信安娜是富到出油的千金?從眾多說法(真實事件中的受害者)中是看得出安娜在請客吃飯時出手超海派而相信她真出身富貴,但其實這是…好面子的說法,他/她們不敢說的是「我們雖然是處在富豪圈,但是還不是真正有錢有名的人,況且在這圈子有更多什麼阿布達筆落難的公主、灰象王國流放的石油王子、傳說是俄羅斯最大黑幫的千金…等等,各式各樣離奇的人事物,而且誇張的事是… 有些一聽起來就是假的,但後來都還是真。 而這種看走眼的事還屢見不鮮… 所以眼前這位真假難辨,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的先相信再說,況且她身邊還有些人脈可想從她身上將“資料Ctrl+c~再~Ctrl+v過來”。」 5-也有一層是像Nora的,她已經算是上級的富豪,只是為了愛惜羽毛,所以就算吃了虧還是要吞下去,並且使用次元切割。但坦白說Nora和第二集中出現的Talia Mallay是引狼入室,但Talia Mallay的狀況在下條例說。 6-Talia Mallay是比Nora還更有錢,出生就是富貴人家的孩子,這類的有錢人被家庭保護的太好,而會對人失去戒心和敏感度,但這種也通常是最好別惹到的人,所以安娜頗有狗屎運是被Talia踼出圈的而非其它方式。 總之縱觀以上,都和錢還有攀附權勢有關,和中下階層我那些力爭上游的可歌可泣也並不二意,差異只在於中下層更多的是勞力面向和情緒面的過份處理,也較耗時。 還有上、下層間能獲得的好處也是天差地別,有錢又是對的人,可能他/她的一句話就能讓你/妳有數十億的收獲,所以這根本不是同個量級可比擬。 因此《創造安娜》也是一種形態的《寄生上流》而已。 #創造安娜   #寄生上流

【舌尖上的心跳】

圖片
  我停在第 6 集就追不下去… 主要是沒動力。 說它好的有… 1-       阮經天,可甜可塩可覇道總裁可學校隔壁班的帥哥而且整體看起來又時尚還比例都對連聲音表情都對,又會演戲。他的小眼睛是個優勢,由於特寫都會盡量做在他臉上,所以小眼睛有降低過於演、過油的成份。 2-       景很美,一堆大景,整個城市街景都是我的時尚伸展台!我用想的這些大外景在台灣拍,光申請個路權、空拍權什麼的就會被煩到死,而且重點是拍到的素材可能還不見得美。 3-       美食!食材! 4-       每顆鏡頭都能盡量的美,在第二集中男女主角在一個外頭有小橋流水的餐廳試菜,那顆 LONG TAKE 又合理又設計的絲滑,不會是那種為了炫技而炫技的造作。一個鏡頭就有高級感!! 5-       徐嘉雯 /Augusta Xu-Holland 這演員加入是讓該劇有了點國際範兒,不過她的原聲台詞都被配音掉,也看得出來在拍攝時她有些台詞是英語在講的後製中文配音,這點可惜掉。 6-       選角導演有用心,光看那個去踢館的老外美食家,以前這樣合適的演員比較不好找,所以演的都會很尬,但這沒出現在《舌尖上的心跳》中。 7-       沒有明顯的植入,如果有也就那個香氛,不過還可接受的範圍。 不好的有… 1-       這是受眾女性的影集,而且目標性明確。 2-       呈上所以在劇情上存在太多的過往框架,比方:覇道總裁 + 控制狂 + 冷酷王子形象 + 一定是海歸派就要搭配社會階層中下 + 白傻甜 + 本來就有個不敢告白的青梅竹馬 + 搭上男主角後開始麻雀變鳳凰也才發覺好像該成為一個有用的女主角。 3-       所以透過劇情在潛移默化觀眾們,要成功要深諳攀龍附鳳就是了。 4-       男主角的人設很愛說教,形勢上是種彰顯、崇尚父權,這無疑讓角色失去該有的深度。 5-       有錢就能任性,這在宣揚拜金主義。   不好不壞的有… 1-       宣傳號稱的 2000 多平方米攝影棚,應該是用在男主角的那個豪宅上,我覺得壞事的是那個彩色玻璃窗,很破壞美感。 LOW 了。 2-       男主角家那個特訓廚房裡中島上的水痕,以男主角類強迫症的人設是不容許這樣的小事出現在他的週遭,所以這樣的小細節未

【流量迷失】

圖片
「我想我寫的劇本中,某個層面在描繪十惡不赦的反派,追根究底會知道、會發現其實也單純的為了“愛”而壞到底而不知故犯而已。」   剛剛看了某個台灣雙人一組的頻道(這頻道有 YouTube+ podcast )的一場去年直播,在談論如何他 / 們從公親變事主的經過,看的出來兩造之間有一定的誤會,所以彼此都有委屈。 只是這事件放在上個世紀,就會私下電話連繫或約個時間當面把事情談開、誤會一口氣化解開來。 但放在流量為王的時代,這個現在… 「就是我先直播回覆她對我的指控不實,我的委屈是也沒少過她的向我的粉絲、觀眾、路人們先哭訴、交待一波就對了,再拉一堆和事件有些微關係的人來嘴一嘴來拉抬聲勢。」 就是先蹭一波流量起來放,後面要如何收拾到時再來說。 但說到底這真有益於解決誤會嗎?畢竟此時的誤會只變成是一個背景般的事件道具存在不是? 另外你(妳)們的商業往來上的那些不合是有必要無非生事嗎?畢竟這是你 / 妳們小圈子(公司)的髒事、黑幕,和公眾利益是無關的對吧?   早期… 我的頻道是有在做和政治商業相關的主題,主題是經商的過程中看過不少有的沒的事件,所以身為事主的我自然說法生動,也抓到了那些潛在受眾。 這樣操作下也的確碰觸到流量密碼,所以只要搭配上演算法,每則的瀏量都是 5~6 位數起跳。 但一直到成立了新的事業體我才將原單元刪除,而也少做些政治議題的內容。 去年我做了那則網紅攝影師的事件,這也直白的說我是先看了“演算法最熱話題”的資料,在者這樣的主題我還蠻有個人看法,所以狠狠地蹭到流量。 這主因是… 1-       對的時間點,事發在週五前後,爆發期在假日,通常這類期間的主題最有機會成為爆款。 2-       主流新聞媒體輕忽了或是不覺得是個事的,而沒在第一時間針對事件而“大作文章”的反應。 3-       自媒體的靈活應變性也就搶下了另一個致關重要的元素而它就是“時間”,這是主流媒體目前還辦不到的事,只是這個作法有利有弊,但以結果論來說這攤是好的。   也是在去年… 我認真在想專做流量主題,為流量而生這件事是我以前不會做的,畢竟在我的觀點中它同等於“惹事生非”是製造是非和對立的一種形態。 但說服我自己是因為某些流量主題,我也有個人的看法想疊加上去,因此…一來對事件本有看法、二來事件

看2021東奧想到一些往事…

圖片
  事情是… 我公司 2 年前有個女總監 call 我們過去開會要拍廣告。 前前後後接洽了幾次(案子我接的),見面開會看場地一次。 開會過程中… 女總監頗失禮的在會議中就跑掉了去見她的友人。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她只是當你自己人的不拘小節而已,運動人嘛 !畢竟她們集團可是培訓國手的知名集團,有些還是奧運的好手,都是她們的活廣告。 相談甚歡卻又倉促…女總監決定要拍,要給我們做這個案子,而且之後也會把她們的其它案子交給我們。 開拍前一週女總監人消失了,電話、 line 、簡訊、 email 都找不到人,而偏偏連訂金都沒付,開拍所設定的日期也僅剩不到幾天。 於是沒拍,因為錢沒進來。   事過了個幾天… 女總監回信了,大意是說人在國外,而這案子有請她同事處理,但不知道怎麼變成這樣,她深感抱歉! 真是滿口謊言!會說抱歉也不過是我有發信去問,若沒正式回覆,那這事就是她那段的問題,會抱歉也只是在白紙黑字裡看起來是件美麗的錯誤,錯不在她! 字裡行間都是脫罪之詞…真夠噁心的!   「我做生意的原則是,別人負我,我能忍。但我不負人,我要務必做到!!」 所以和我們有過生意往來的業者和我的供應鍊,都會知道我和我的公司的原則和底氣。 我們為她的案子從前期籌劃就花了幾週,還把她設定要拍的日子給完全騰空出來。 所以我記住她的抱歉,而且我要用另一種方式讓她和她的公司加倍奉還… 「我也有我的手法。」   這事一過也 2 年多有… 在最近 2021 年的東奧,某一個代表中華台北選手表現未盡理想,連前 3 都進不了的。 我看到這事時一方面心想,可惜了! 其次是… 「這個選手就是在女總監待的那間集團做培訓的,而且也是這集團的另一個層面的形象代言人。當初打算接她家的案子也是因為這選手的形象夠好,不然我不會在這麼緊迫又不仔細的狀態中答應處理她們的廣告。」 寫到這可能以為我要談老掉牙的報應之說。 但錯了! 我要談的是任何事都有跡可尋的,有這麼掉漆的總監(公司大小事都她管的,也包括陪這些國手在海外培訓)當然有這樣失格的選手。 在奉上個料吧!! 這集團是台灣經濟部某屆的得獎企業,但說來諷刺…該企業集團也是經濟部中小企業的“大會員”之一,當我知道這集團拿下這有錢拿又有好名聲的獎項時,我真心覺得…